Admin
新加坡的“排队”文化X餐饮品牌的引流技巧
Updated: Jun 7, 2021
都说新加坡人爱排队,本地人也会以此来调侃。其实队伍的长短反映的是一间店受欢迎的程度,究竟是门庭若市还是门可罗雀,完全取决于它的产品是否足够吸引顾客。
日本超人气松饼店"Gram Cafe & Pancakes",在本地开业前就广而告之说招牌厚松饼每天只在三个时段出售,且每个时段仅售30份。于是开业第一天,人均排队4小时,丝毫不夸张。
美国知名汉堡品牌Shake Shack,号称纽约最好吃的汉堡,使用百分百纯天然安格斯牛肉,第一位客人排了5个半小时。据采访消息,如果市场推出他非常需要买的东西,或者是让他愿意排队的东西,他会跟公司请假来排队。
贡茶重返本地市场时,提前放出消息称第一位顾客可以获得99杯免费饮料,且首199名都有相应的福利,于是第一位客人从前一天傍晚,在开业前17个小时就在门口等着了。你说这浪费时间吗?一点也不浪费,这位学生趁着排队的功夫彻夜复习,美食与学业两手抓。

Source: The Straits Times

Source: The New Paper
话说到这,如果你对餐饮感兴趣,想要开店,首先产品必须有卖点。在设计好产品卖点之后,第二就是宣传造势,吸引人流到店排队。餐饮品牌通常会利用本地人群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比如Youtube(88.7%),Whatsapp(87.1%),Facebook(82.0%),Instagram(65.1%),不过本地人对微信的使用率就相对低很多(32.5%)。

Cr: DATAREPORTAL
此外,餐饮品牌也会找本地比较知名的美食博主帮忙宣传。例如Daniel Food Diary,EatBook,ieatishootipost,Lady Iron Chef,Miss Tam Chiak,Seth Lui等(按字母排序)。在前期大力宣传后,慕名而来的客人有了,但排队等待用餐毕竟是一件辛苦的事,新开业时大家图新鲜或是图优惠,这个状况并不明显,可一旦新鲜感降低,餐饮业者又该如何让顾客愿意长时间排队呢?
等待也是体验的一部分。
大家都知道,海底捞会在顾客等位期间为顾客提供免费水果、零食、游戏,以及美甲、照片打印等服务。这种优越的等位服务其实也是海底捞的特色体验之一,让消费者不但不会因等待影响情绪,反而会对其产生认同,驱动消费者自发地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等位体验,从而带给海底捞免费的品牌传播。这种口碑效应可以替代硬性的营销推广,还能提高顾客满意度,可谓是好处多多~

而鼎泰丰采用的则是通过前置透明厨房的策略来增加排队时的趣味性。鼎泰丰是由本地餐饮集团Breadtalk引进的,Breadtalk的一大特色就是其全透明、现场制作的透明厨房,而这样的厨房同样出现在鼎泰丰的门头设计中。

顾客通过透明厨房可以看到特色面点的制作过程,面皮的大小、馅料的多少以及师傅们的手法都严格按照标准,一气呵成。这样的厨房就是品牌的展示橱窗,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每到饭点,很多人都会被其吸引,并愿意取号等候用餐。顾客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会对用餐抱有许多期待,而厨房内整洁卫生的环境也能让人放心。
大家还见过哪些优化排队体验的方式呢?不妨在下方评论一起分享~
总而言之,在本地人爱排队的前提下,餐饮品牌在前期需要用充足的宣传造势,运用社交媒体平台或是网红效应进行初步的引流。之后,在顾客排队期间提供增值体验,让顾客享受等待过程(锁客)。这些体验会使顾客自行分享到社交圈,加上路人的从众心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